~非常感謝世界廚藝冠軍駱進漢師傅的推薦~
內容如下:
遊走各大美食節目的特約廚師駱進漢師傅,曾拿下2009年世界廚藝邀請賽總冠軍、08年北京第六屆世
界烹飪大賽冷熱兩面金牌。駱進漢從年輕時就進入廚藝世界,特別是中餐,後來陸續鑽研西餐,因此喜
歡研究結合中西料理,製作出駱氏風格的創意菜。
由於愛做菜,更常受邀為烹飪教師,對味覺很敏感,只要新開或有口碑的餐廳,都會找機會試吃。對於
自己推薦的「巷上食璞」,阿駱表示,這是以客家菜容合川菜的中式餐館,行政主廚林燕吟三十年的手
藝不在話下,是中菜料理的前輩。
林燕吟的刀工很好,這與家裡賣小吃有關;由於他的父親是賣肉羹湯、麵線、滷肉飯等台灣小吃,從國
小四年級起,就拿菜刀幫忙處理食材。阿駱師傅表示,最能看出刀工好壞的一道菜,就是餐廳裡的大刀
耳片,薄如紙的豬耳朵,切塊後再拼接成片,淋上帶點麻的辣汁,越吃越順口。
阿駱師傅表示,要吸引科學園區上班族來用餐,是有「眉角」的,不是什麼料理都能做,像是需動手處
理的蝦、蟹料理及魚刺很多的魚料理,就不會出現在菜單裡。
原因在於,來用餐的上班族不是與同事,就是與上司一起,總不好在眾人面前大剌剌的嗑蟹、吸蝦頭、
挑魚骨,除了不好看外,吃飯時間也有限。這個部份林燕吟就觀察細膩,因此成為園區受歡迎的餐廳。
巷上食璞
客家菜結合四川菜
餐廳坐落在台北內湖科學園區的巷弄裡,平日主要客層為園區上班族,假日園區好停車,吸引外地客到
此聚會用餐。
行政主廚林燕吟表示,餐廳之所以定位在客家菜結合四穿菜,主要是因為這兩種菜系都很好下飯;「客
家菜鹹、香、油;四川菜則是香、麻、辣。但為健康考量及符合現代人吃得清淡,因此調整鹹度、油
量、辣味。」
林燕吟經常思考如何變化菜色,甚至遠赴四川考察。他對川菜的辣,覺得有點辣過頭,整道菜只吃到麻
辣味,而且是辣到蓋過其他食材的鮮美,「這對台灣人來說,接受度不高」。
結合菜色優勢再改良
「倒是河鮮料理就真的很令人驚豔,比方貴州的酸湯魚,使用的是泡番茄。」林燕吟回到台灣後,以天
然發酵的四川泡菜湯汁及紅燈籠椒來引味,並選用陽明山系水流飼養的山泉鱸魚,做成半湯半菜的魚料
理,酸、辣、鮮是美味的祕訣。最好的品嚐方式,就是在吃肉前,先飲湯,這樣有助食欲大開;為了方
便食用,在料理前已去除魚刺。這道酸湯魚已成了店裡的人氣料理,相較之前每桌必點的剁椒酸菜魚
頭,更加受到歡迎。
~台灣版的酸湯魚既像湯品,又是一道魚料理,喝湯吃肉各有不同滋味。〈720元〉
客家人對於紫蘇的使用,如同閩南料理中的九層塔,具有提香的效果,改良自左宗棠雞的紫蘇雞柳,是
店裡老少咸宜的一道菜;將雞柳炸至外酥內嫩,既有三杯雞的味道又能吃到紫蘇的香。
父親的好手藝,林燕吟也學了不少,旗魚芋頭米粉湯就是發揚父親的料理,濃濃的古早味,吃飽之餘又
吃巧,選用粗米粉,自製油蔥酥、手工花枝丸,芋頭的軟滑融入湯頭中,伴著粗米粉吃,芋香十足。
四川流行的窩窩頭,餐廳請人特別訂做,內餡以醃漬大黃瓜炒松阪豬肉取代麻辣雞胗,結合川菜與客家
菜的優勢再稍加改良,既是主食也是主菜。
有別於傳統涼拌過貓以滑蛋滋潤口感,林燕吟將菜切碎,做成球狀,以和風汁做鹹味來源,並點上美乃
滋及飛魚卵,一口一個剛剛好,在擺盤上為了吸引不愛吃過貓的人,以湯匙裝盛,小巧可愛。
2.旗魚芋頭米粉湯冷了都好吃,尤其米粉吸足了湯汁,每一口都有芋頭味。〈小400元〉
3.不敢吃過貓黏答答口感的人,可試試這道切碎做成球狀的涼拌過貓。〈一顆40元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