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 R A V E E R  旅人誌


資料來源2011.8月旅人誌  文:洪禎璐  圖:周治平



2011.8月份旅人誌TRAVEER封面




2011.8月份~旅人誌~本月主題


台灣美食旅行,


世界級名廚50+


此生必嚐,真情好滋味




2011.8月份旅人誌第94頁巷上食璞阿吟師專訪!


阿吟師很榮幸與世界50位名廚並列其中!


以下專訪內容:


林/燕/吟


台灣人,人稱阿吟師,國中畢業後即入行,於大順川菜館累積二十年川菜經驗,


並在新家園客家川菜擔任主廚十年,


現開設巷上食璞餐廳。




新 舊 融 合




為 傳 統 川 菜



加 上 新 創 意



林 燕 吟 X 巷 上 食 璞




阿吟師在巷上食璞推出創意川菜及客家菜,


不只將客家醃漬品融入傳統川菜裡,


也將湘菜及台灣傳統小吃做一些新變化,


對他來說,這是傳承手藝的另一種方式。


 



「我很懷念一些老師傅做的菜,但是現在不流行了,我就會想辦法加新的東西進來。


我也喜歡結合各個菜系,推出新的菜色。」


 


專訪內容:


阿吟師之所以會踏入料理界,與父親息息相關。一說起父親,阿吟師滿臉思懷。他說,父親很會做台灣


小吃,完全是無師自通。由於父親跟著市場擺攤,時常被趕,因此每到一個新市場,就會視當地流行口


味販賣不同的小吃,從肉羹、米粉到冬瓜飯都賣過。而父親做生意的實在態度,例如堅持用好的食材,


該熬高湯就熬高湯,不會因生意忙碌就加一些水等,也深深影響了他。


阿吟師說,川菜有「百菜百味,一菜一格」的稱譽,口味非常多,尤其強調「麻」。其中,他最喜歡吃


豆瓣魚,老饕的吃法是在將魚肉吃完後,先放入白麵煮來吃,再放入鴨血和豆腐來煮,吃完後,還可以


把醬汁打包回家拌麵吃。由於豆瓣魚須使用活魚來烹調,得前一天預訂。


「乾煸」算是四川菜獨有的手法,現在最常見是乾煸四季豆,以前的人會用薄的蔥油餅來包覆乾煸四季


豆再享用。此外,綠竹筍、苦瓜和牛肉也可以是乾煸的主角,其中乾煸牛肉較硬,但是會越嚼越香,嚐


來很像牛肉乾。


阿吟師最為懷念卻幾近失傳的菜色是「烤方」,使用整條豬的背部肉,經過處理後先吃皮,再將剩下的


肉做成蒜泥白肉、回鍋肉或糖醋肉等等,等於是一肉多吃,只可惜現在的廚房太小了,沒辦法料理這道


菜。


有了厚實的川菜基底,後來又接觸客家菜近十年,阿吟師抱著一身手藝,決定創業施展創意。


巷上食璞,巷上意指巷弄內、客戶至上,食璞則是工法簡單、不複雜的料理。


雖然這麼說,但這裡的每道菜看起來都不簡單。


剁椒酸菜魚頭特別運用客家酸菜,並特別選用高麗菜做成的酸菜。所使用的泡椒則是自家醃製的,將青


紅辣椒、蒜頭、花椒粒和高粱酒混合醃漬大約一個星期左右而成。恰到好處的酸辣口感,十分下飯。老


師傅的私房菜---由蒜頭、花椒、醬酒乾煸而成的醬汁,也結合了蔥燒鯽魚的做法,推出乾煸柳葉魚


紫蘇雞柳則以湘菜的左宗棠雞為原使構想,搭配香氣濃郁、纖維較細的綠色紫蘇葉,使用特選肉雞加上


精確火侯,讓雞肉嚐起來皮脆肉軟,紫蘇香則讓這道菜多了清爽感。四季茄子使用特製客家XO醬,醬裡


有干貝、小魚干、菜脯和豆豉等鹹香十足,將四季豆和茄子切丁、過油後,再與客家XO醬拌炒,口感與


風味皆特別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巷上食璞 的頭像
    巷上食璞

    巷上食璞 川菜 客家菜

    巷上食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